近年来,巧家县审计局坚持以“党建过硬、业务一流、作风优良、创建扎实、示范突出”为目标,全面建设学习型、研究型、效率型、服务型、团结型、清廉型“六型”审计机关,机关党员干部走在前、作表率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,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,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、取得了新成效,先后荣获云南省委、省政府“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集体”、“云南省文明单位”、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;1名党员获“云南省审计厅和云南省人社厅先进个人”表彰。
强化政治建设,打造学习型审计机关。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充分发挥党组会议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的示范作用和头雁效应,严格落实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并依托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、组织生活会、集中学习等载体,常态化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知识。同时,积极开办“审计干部党性修养暨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”,选派12名优秀审计干部到遵义市委党校等知名学府进行培训;开设十九届六中全会网络培训班1期,23名党员干部实现全覆盖培训并顺利通过考试,有力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,引领全县审计干部自觉做到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。
抓实业务培训,打造研究型审计机关。始终把审计业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,坚持干一行爱一行、做一行钻一行,大力弘扬细节出彩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水滴石穿、久久为功的执着精神,全面加强业务工作的培训,依托开办“兴审讲堂”“文明讲堂”“巧审读书会”等研讨交流审计经验,深入研究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。大力支持和鼓励审计干部参加审计、会计、经济、计算机、工程、造价等职称考试,持续培育锻造业务骨干和审计尖兵,为审计事业纵深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。截至2021年底,通过高级审计师1人、审计师6人、计算机中级6人。
改进工作作风,打造效率型审计机关。以“双提升”专项行动为抓手,大力弘扬“一线工作法、项目工作法、典型引路法”,认真落实会前学法10分钟和每次集中学习对作风建设进行检视等相关要求,全体党员干部共查摆自身存在的作风问题158条,已整改101条,全县审计干部工作作风取得明显提升。强化第一时间、又好又成、过程管控的工作理念和“清单到月、研判到周、分解到天、责任到人”的工作要求,2021年围绕“聚焦重大政策措施落实、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、生态文明建设、财政预算绩效管理、政府重大投资、促进权力规范运行”等重点开展审计,审计发现问题91个,发现问题资金95159万元,提出审计建议80余条,审计执法规范化得到明显提升。2022年围绕预算执行、经济责任、民生资金、重大投资、营商环境等重点,由党员同志任组长,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,截至8月,出具审计报告94份,涉及主要问题金额45893万元,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整改措施348条,提出审计建议137条。
丰富活动载体,打造服务型审计机关。坚定不移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,时刻把人民群众冷暖忧愁挂记在心上,组织开展“爱国卫生专项行动”“文明交通”“服务社区环境卫生”“为困难群众送温暖”“疫情防控”“学雷锋·爱心助移民搬迁”等形式多样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,推进乡村振兴挂钩点“党建共建+文明共建”品牌创建,鼓励党员干部亮身份、作表率,让党员先进形象在一线树立。2022年1月,党支部发起倡议为困难群众捐款5000余元。在疫情防控中,党员捐款2000余元,在移民搬迁、脱贫攻坚挂钩村累计看望慰问困难群众60余人,送去慰问金10000余元,慰问物资10000余元。同时,坚持每年三八节组织“巾帼志愿服务队”进社区看望慰问困难妇女群众,春节组织走访慰问社区困难群众,切实为服务群众展现审计担当,贡献审计力量。
发扬团结民主,打造团结型审计机关。牢固树立团结和谐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,始终坚持将民主决策贯穿各项工作,从严落实“末尾表态”制度,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广泛参与机关事务,全面涵养审计干部时刻把“小我”融入到“大我”,把工作交给自己、把自己交给组织的干部情怀。坚持定期开展交心谈心,2022年支部班子与党员同志交心谈心30余人次,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好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。同时,积极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进机关工作,2022年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、主题党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4次,凝聚起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、汗往一处流、事往一处干的强大干事创业动能。
严守纪律底线,打造清廉型审计机关。始终将《审计法》《审计法实施条例》等审计法规和党纪党规作为审计干部的行为红线,时刻绷牢纪律规矩之弦。紧盯春节、中秋等重要节假日,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,并通过通报各级典型案例、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,教育审计干部警钟长鸣、引以为戒。同时,在办公区域建设了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墙,美化了机关环境,强化了文化浸润。持续开展廉政教育进家庭,每年向干部职工家庭发出家庭助廉倡议书30余份、签订廉政承诺书30余份,让审计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文化的滋养和熏陶,时刻教育引导审计干部严格遵守审计“八不准”纪律和“四严禁”要求,2022年牢牢实现审计机关“零违规、零违纪、零违法、零案件、零通报”的“五零”目标,牢牢守好“省级文明单位”的荣誉招牌。